您的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

参观“设计”的别墅事后直言:有些干部脱离了群众


来源:火狐直播app下载安装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2-04 15:24:14
产品详情:

  身边的每一位工作人员,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在他们上任前,他们总以为是一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,住的房子一定十分阔气,很讲究,工作条件也十分优越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所以他们才更加的紧张,担心自己水平低,做不好工作,如果犯了错误,更是没法交待。但当他们真正来到身边时,才会发现,事实跟自己所想的大不相同。

  住的房子并不阔气,甚至是有些破旧。后来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实在看不下去,就给他调了一间好一点的房子,但里边的设施设备仍十分简单,除了一张办公桌、一对沙发、一把藤椅、还有一个文件柜,再没有一点多余的摆设。

  在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,光是西面的一堵墙就有4个大窗子,冬冷夏热。担任秘书工作的吴振英与刘振德,住在楼下,反倒要比的办公室条件好一些。

  一次,到秘书们的办公室,风趣的说道:“你们住的比我好多啦。”就这样,在这样一间房间里,少奇同志夜以继日地为我们的国家工作了十几年。

  的卧室很小,摆设也十分简单。一次,周总理带着三四个同志,来找商量事情。四五个人站在卧室里显得十分拥挤,后来其中几个人干脆站在角落里,靠着墙谈。这一谈就是几十分钟,他们就这样一直站着。

  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脑子里装的全是国家大事,为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好,快点富强起来,只能能办公,无论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、什么形式,他们都不在乎。

  不仅仅在居住方面,在吃穿用上也十分俭朴,他在家里穿的都是普通布衣,很多因为穿的时间太久,已经洗褪了颜色,衬衣总是穿到补丁摞补丁,无法再补的时候,才会去换新的。

  吃饭也一样,尤其是晚上那顿饭,常常都是把中午剩下的再来个一锅烩,因为用饭时间都是在半夜12点以后,所以为了照顾厨师的休息,就会让王光美去帮自己做饭。后来,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常开玩笑称王光美是“烩饭厨师。”

  每一位到身边工作过的人员,用不了几天就会发现,对生活上的要求是低标准的。他从不向他们提什么要求,也不会有什么挑剔。但在工作上,他一直以来都是高标准,严要求。

  他总会抽出一些时间来跟同志们聊天。1956年3月,刘振德刚到那里工作,便找到他聊天。刚开始的时候,刘振德心情还有些紧张,但又想到这一段时间点刚好中午午休的时候,应该不会聊太长时间,心里便稍微放松了一些。

  他刚一进门,就看到了他,马上从躺椅上起来,指着旁边的座位:“请坐,请坐。”

  刘振德显得有些拘谨,坐在他对面,十分慈祥地看着他,简单地询问了他的一些经历。在他说到哪一年入党的时候,因为紧张,竟把“四二年”说成了“五二年”。

  笑着反问道:“怎么?五二年?”他这才想到自己说错了。笑着点点头,很随意地跟他扯起了家常,谈起往事。当听说他参军是在四兵团时,便风趣地插话说:“陈赓同志的那个四兵团,打大仗不多,跑的路不少啊!”

  接着,少奇同志又问他念过几年书,他回答说:“这一条差劲。小时候家里穷,半半拉拉念了两年小学就出来工作了。文化很低,做不好工作。”

  少奇同志说:“那不是绝对的。很多工农干部,包括现在的一些部长、人,也没念过很多书,有的原来是木匠,有的是店员,后来就在革命工作中锻炼,逐步的提升,现在工作不是都做的很好吗?你来这里来工作,也还能学习嘛,这里的学习条件还是很好的。”

  就这样,少奇同志和刘振德家长里短地谈了一阵子,使他感觉到很亲切,紧张的心情不知不觉消失了。这时,少奇同志才开始谈起工作问题。

  说:“在我这里工作,首先要做到的一定是如实地向我反映情况,要讲老实话,办老实事;还有就是保守机密,不论对谁,包括我的孩子;第三,对任何人态度都要和蔼谦虚,处理问题要及时,轻重缓急安排好。”

  这次谈话后,也让刘振熙明白了很多,也在心里暗暗下决心,一定要很好的完成这几点。

  每天的工作很忙,导致他一天的睡眠时间很短,甚至很多天都睡不了一个好觉。但他每天都有自己工作的一个节奏:早上起床后,先是秘书来跟他汇报当天的安排或需要处理的急件,浏览当天的报纸。之后就是吃早饭,吃过早饭后,假如没有其他安排的话,他就会一直待在办公的地方,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钟才会离开办公室,回到寝室。

  回到寝室他也不会立刻上床睡觉,先将当天的国内外参考资料全部翻阅完,这一看就是几个小时。对于工作十分严肃,但如果在他身边待的时间久了,了解了他的工作节奏以及工作方式,其实也并不难,只要将条理梳理清楚了,有步骤地处理,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可以了,既不乱,也不会耽误时间。

  一向都是这样,会丝毫没有保留地将自己的全部时间与精力放在国家大事上。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十分担心他的身体健康,每次看到他停下手中的工作,到卧室睡觉的时候,就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,一直到自己醒来,中间他们都不会去打扰他。但每次都会对他们说:“工作要紧,绝对不能因为我个人的休息时间,而耽误了国家大事。”

  一天24小时,除了很短的睡眠时间,其他时间全部用来处理国家大事。但是,他从不会因为国务繁忙而忽略自己身边的事情,更不会因自己是国家主席,而强调什么特殊。

  对中央向全党、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,他总是从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,积极带头,身体力行。比如,机关管理部门的同志提出:“随手关灯,节约用电。”就执行的很好,不管何时离开办公室或寝室,他都会亲自将灯关掉。

  他也十分注意参加体力劳动,在群众中总是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。1958年5月25日,晴空万里,风和日丽。下午,少奇同志身穿粗布衣服,戴着旧草帽,脚穿圆口布鞋,同毛主席等同志一起,乘坐大轿车奔向北京郊区十三陵水库工地。他们来到工地指挥部,参观了水库模型。应水库指挥部的邀请,毛主席、同志、周总理和朱德同志都题了字。

  同志挥笔写下了刚劲有力的四个大字:“劳动万岁!”然后,他们拿上铁锹,来到水库工地现场,和数万民工一起参加劳动。少奇同志先是在小孤山同民工一起平土,休息的时候,看见钢铁突击队的队员们正在打夯,就兴冲冲地走下山去,对突击队员们说:“我也算一个好吗?”

  队员们自然十分开心了,一边拍手鼓掌一边喊道:“好啊!欢迎欢迎,热烈欢迎!”也十分开心,拿起夯绳,与队员们一起唱着夯歌,使劲地打起夯来。

  平日里生活俭朴,最讨厌的就是铺张浪费。但因为年纪大了,所以几位队员为了他的安全着想,便在办公的地方的门外铺了一条地毯。在看到后,原本十分开心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有些恼怒,队员与工作人员跟他解释了这样做的目的,是因为地面太滑,为了他的安全着想,所以才在地上铺了这样一条地毯。不解释还好,一解释更加生气了,他说到:“这样铺张浪费好吗?我走慢些不就好了吗?”

  经过工作人员的再三要求,他终于答应弄一些便宜的垫子来垫在地上防滑,后来他们弄来了一条橡胶垫条,铺在他们办公室门外的的走廊上。他走上去试了试,说:“这东西便宜,又结实耐磨,走路也不滑,铺这个就好了。”

  1957年他到一个省视察时,发现那里修建了一座高级宾馆,心里很不愉快。本来是打算让他在这里住的,但他看了之后就离开了,对工作人员说道:“我们人一定要注意啊!”

  还有一次,是他在某地视察军事设施的时候,顺便参观了这里的一座别墅。这座别墅的环境确实很好,建筑也很豪华,这是亲自“设计”的,每一个看过这座别墅的人,都会爱上这里,对其大加赞赏。

  但却不同,他看完后反倒显得有些不开心,过了一会儿,他有些生气的说道:“这样搞下去,要的啊!”短短一句话,足以看出他对于挥霍国家财产这种行为的不满与痛恶。

  在视察结束回去后,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到:“现在老百姓过得是什么生活?他们吃不饱,穿不暖,而领导人却搞那么大那么高级的房子,这是脱离群众的行为,我们人,永远都不能脱离群众!”

  在外事场合,也从不注重的是什么形式,他的心里想的永远都是国家。一次到海南岛的一个小岛去看望守备部队,途中要乘军舰,按照礼节规定来说,国家主席登舰一定要有一套庄严的仪式。

  得知后,十分生气,他坚决不搞这一套,他说:“又不是接待外国人,搞那个有啥用?”就这样,一位国家主席,和随从人员一块儿很随意地登上了旗舰。

  但因为军舰很大,无法直接靠岛上岸,需要换乘舢板,当时海风很大,波涛汹涌,军舰首长考虑到少奇同志的安全。提出要调一只汽艇送少奇同志上岛。但坚决拒绝,他说:“大家都是乘舢板,我为何需要乘汽艇,搞什么特殊?”说着,他登上舢板,迎着风浪驶向小岛。

  家中有一个小钱柜,一直都是由王光美负责管理。后来王光美下基层后,将秘书找来,指着桌子上的钱柜,说道:“这是光美走时交给我的,我再把它交给你。”

  秘书疑惑不解,不知道手指的箱子里究竟放着什么,他疑惑不解地问道:“这是干什么用的?为什么交给我?”

  没有说话,只是将手放进箱子里,不让秘书看,只听到里边发出金属银币碰撞的声音。光听声音,秘书是听不出什么的。看秘书一脸的疑惑,笑笑说:“其实这是我的钱柜,之前一直都是光美保管,具体里边有啥我也没有看,你看看吧,从此就由你全权处理了。”

  有关钱的事情,一点不能含糊,秘书看着眼前的木箱子,半开玩笑的说道:“柜子里到底有多少钱,要搞清楚,不然将来给光美同志交账就说不清楚了,到时候我也没法交待。”

  笑笑说:“好,那你打开看看。”秘书打开箱子一看,确定这是钱柜吗?里边装的都是些针线,纽扣,几张票证,正儿八经的钞票没几张,秘书心想:“这不应该叫钱柜,而应该叫杂物柜。”

  秘书将里边的钱挑出来数了数,钞票加硬币一共23元8角,这是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全部家底啊,有多少人能够想到。

  头也没抬的说道:“好的,拿去吧。”回到办公室后,秘书仔细看了王光美留下的开支单,经过计算,他发现每个月的固定开支是400多元,当时两个人的工资总共500多元,还常常会拿出一部分来资助家境困难的亲戚好友。

  这样一算,自己所剩无几。秘书感慨地将小木盒放进了保险柜。此时的他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做好这个财政大臣,可以支配的钱实在太少,怎么样才可以不出现财政赤字呢?

  一次,让秘书拿出50块钱送给原来的一个下级,这可把秘书急坏了,这是入不敷出的。但的命令肯定是要执行的,但如果把这笔钱送出去,之后很久都补不上。

  没几天,王光美回来了,秘书将钱柜交给王光美后,倾诉了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“心病”,王光美听后笑笑说:“是不是觉得财政大臣也不好当啊?”

  秘书用力地点了点头,王光美逗趣道:“谁不当家,谁不知道这其中的难啊。”直到后来,这个小木盒都一直深深地烙印在秘书的心中,他永远忘不了这段难忘的经历。

  1959年国庆期间,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,参会人员包括几个孩子、王光美、还有一些亲戚,刘振德。这次开会的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一些人的错误思想,自从成为国家主席后,很多亲戚纷纷来找他办事,走后门。

  他觉得,有必要召开一次家庭会议,专门来探讨这样的一个问题。说:“你们总以为我当了国家主席,就能为你们谋取点什么,或者说你们能从我这里得到些什么,但我从不这样认为。确实,你们希望让我来帮你们实现心愿,如果我也愿意,的确能做到。但也正因为我是国家主席,所以我更不能随便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。现在生活比过去好多了,能够吃饱穿暖了,不是更应该好好为国家工作吗?”

  还说:“虽说我们现在生活比之前好了,但国家还有很多困难,这就要求我们好好工作,不要想着靠别人,国家需要你们,要为国家争气。”

  说这些话的时候,语气坚定,观点明确,令每一位参会人员都心悦诚服,从此,来找帮忙的亲戚越来越少。

  1961年,在湖南时,曾到家乡花明楼公社去了一次,当时地方上已把少奇同志的旧居进行了修缮,用作展览,供人参观瞻仰。

  在房子上还挂着祖父母的照片,一些小牌子上写着哪里是小时候的卧室,哪里是他学习的地方,还特别介绍了他小时候学习怎样怎样用功,学习成绩有多好等。

  看到后十分生气,他将党支部书记叫到身边:“贫下中农很多都没有房子住,你们竟然还有心思搞这个?这有什么用?不如多花点心思在解决贫下中农的住房问题上。不如就让他们住在这房子里嘛。”

  就这样,的故居展览取消,其中一位贫农社员住了进去。常对身边的人说:“不要喊我委员长,人跟人之间,一带上这个‘长’字,中间就会觉得有隔阂,就称我‘少奇同志’,这样最顺口,最亲切。”

  的确,对于来说,国家主席与警卫、秘书等工作人员之间,始终都是真正的革命同志之间的平等关系。